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ight | 1 lbs |
---|
從文化全球化看中外宗教交流史
出版社:崇基學院神學院
作者:賴品超 主編
ISBN:9789881670373
出版社:崇基學院神學院
出版日期:2018-10-15
尺寸:164*235 mm
頁數:452頁
重量:740克
由於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熾熱討論,近年越來越多外國學者採用全球的視野來審視人類的歷史、尤其人類文化的傳承與相遇。中國學界較少採取此寬泛的進路,反而較多以中國為中心或出發點,考察中西文化交流。然而,無論採取哪種進路,都十分肯定宗教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過往,已有學者探討中外宗教關係史,但主要在平實交代相關的史實與史料,較少討論所採取的視角。相對而言,本書較為著重的,是以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culture)的視角,來檢視中外宗教交流史。
本書可粗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共有三章,分別處理在古代中國,外來宗教與中國固有的本土宗教的互動,當中包括佛教、伊斯蘭教及屬於基督宗教的景教。至於同屬基督宗教的羅馬公教(天主教)及基督新教(一般稱基督教),則留待第二部分的第四及第五章,分別處理二者與近代中國的互動。第三部分集中從文化全球化的視角,探討外來宗教之間、尤其基督新教與佛教,在現代以至當代中國的互動,包括與全球化的關係。
作者簡介
賴品超,倫敦大學英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院副院長、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近著包括:《大乘基督教神學》(2011)及《廣場上的漢語神學:從神學到基督教研究》(2014)。
張雪松,筆名雨山。香港中文大學文宗系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專著:《法雨靈岩》、《唐前中國佛教史論稿》、《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季羨林、湯一介主編〈中華佛教〉第一卷)》、《佛教“法緣宗族”研究》譯著《天藍色的彼岸》等。
朱東華,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景教與中國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宗教哲學、唐元景教研究、中西文化對話研究,有著、編、譯多種。
余之聰(Andy C. Yu),埃克塞特大學阿拉伯及伊斯蘭教研究所(Institute of Arab and Islam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Exeter)哲學博士。學術興趣是現代伊斯蘭教思想研究。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近著有Thinking Between Islam and the West: The Thoughts of Seyyed Hossein Nasr, Bassam Tibi and Tariq Ramadan (Oxford; New York: Peter Lang, 2014)。
周萍萍,歷史學博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教會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出版專著《十七、十八世紀天主教在江南的傳播》、編著《英斂之集》、譯著《劉松齡——舊耶穌會在華最後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高莘,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基礎課程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文教育/通識教育的理念與歷史,基卜泪教高等教育及以通識為本的經典教學。表作《約翰.亨利.紐曼的大學理念與其宗教思想之關係。
何慶昌,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研究領域有基督教與文化、離散基督教等,代表著作有《離散中的基督徒身份建構:謝扶雅思想程》(2013)。
編者序
導論
宗教交流與文化全球化/賴品超
第一章
三教內外:佛教與儒道耶回在中國的共存/張雪松
第二章
中國景教與東西方文化交流/朱東華
第三章
中國伊斯蘭:文明交往、抗衡、融合與衝突/余之聰
第四章
羅馬教廷與中國的周旋/周萍萍
第五章
基督新教在近代中國文化的衝、共存與交融/高莘
第六章
從文化全球化看近現代中國的耶佛相遇/賴品超
第七章
中國佛教的現代化與全球化/賴品超
第八章
中國基督新與文化全球化/何慶昌
結論
從文化全球化看中外宗教關係/賴品超
$18.90
1 in stock
Weight | 1 lb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