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種聖經註釋-腓立比書

麥種聖經註釋:腓立比書
The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出版社:麥種傳道會
作者:韓森 (G. Walter Hansen)
譯者:周兪雲翔
ISBN:9781939251268
出版日期:2016-2-15
尺寸:170*239 mm
頁數:558頁
重量:1020克

隨意閱讀腓立比書的讀者也許會認為這是保羅一本無足輕重的著作。比方說,讀者不會在這裡找到像羅馬書那種巨大的神學推理,哥林多後書的強烈感情,或者加拉太書引起爭論的護教學。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它很乏味。然而,緊密探索這封信的人從第一章就可以知道,保羅在生命將要結束的時候,表現了深恩熟慮的心情;他縝密地考慮對比「離世與基督同在」,或者住在世上,繼續盡他的責任,將福音的福祉帶給教會。第二章包括了新約聖經基督論中最精彩的部分;第三章捲入了現代與保羅新觀有關的爭論;而第四章描繪的圖畫最能讓我們看見保羅與資助他的教會之間的關係。在這一切之中,這封信以喜樂的論題頌唱,並且呼籲腓立比的信徒學習「同心」。這封信一直在積極宣揚福音,難怪它受到如此的愛戴。

「由於腓立比書有多樣化的論題和情感,它需要一位能確實掌握其內容和溫馨激勵讀者的註釋學者。韓森博士即使在解釋眾所周知的複雜問題時,他的作品仍然有令人欽佩的清晰和簡潔,這是非常有幫助的。他能呈現如此多的素質,或許是因為韓森本身不僅曾經擔任牧師和神學院的教授,還在華人文化背景當過宣教士的緣故。許多牧師、學生、和學者嘗試在閱讀保羅的這封信,試圖思考保羅的想法時,這本註釋肯定會成為他們必讀的參考資料。」
——卡森(D.A. Carson),著有《馬太福音》與《約翰福音》等
作者簡介
韓森(G. Walter Hansen),三一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M. Div. from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1972),多倫多大學威克里夫學院神學博(Th.D. from Wycliffe College, 1985),有四十年的事奉經驗,曾在克里夫蘭(Cleveland, Ohio)牧會八年,在新加坡三一神學院(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 in Singapore)任教六年。自1995年起,韓森在富樂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新約聖經課程,並擔任環球研究機構(Global Research Institute)主任。除本書外,韓森博士著有多本作品與端文,包括《加拉太書簡釋》(Galations, The IVP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麥種,2015)。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作者序
音譯符號
縮寫一覽表
精選參考書目

導論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叁、寫腓立比書的理由
肆、預覽兩個論題

分析

經文與註釋
壹、問候與恩惠(一1~2)
貳、為夥伴禱告(一3~11)
叁、福音事工的報告(一12~26)
一、福音的進展(一12~14)
二、傳講基督的動機(一15~18上)
三、是生是死都要榮耀基督的勇氣(二18下~26)
肆、與福音相航的公民當作的事(一27~二18)
一、一起在苦難中站立得穩(一27~30)
二、想想他人的利益(二1~4)
三、聚焦於基督的心為心的群體(二5~11)
1. 以基督的心為心的群體(二5)
2. 基督讚歌:謙卑(二6~8)
3. 基督讚歌:高舉(二9~11)
四、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二12~18)
伍、推薦與基督相似的僕人(二19~30)
一、提度太(二19~24)
二、以巴弗提(二25~30)
陸、公開個人的經歷(三1~21)
一、為特權誇口(三1~6)
二、為認識基督放棄一切(三7~11)
三、血著標竿直跑(三12~14)
四、作他人的良師(三15~17)
五、為十字架的仇敵悲痛(三18~19)
六、期待基督最後的勝利(三20~21)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二、要在主裡喜樂(四4~9)
捌、為夥伴送來的禮物致謝(四10~20)
玖、問安和恩典(四21~23)

$35.00

Out of stock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