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的大歷史
讀經的大歷史:數千年來聖經閱讀的軌跡
Whose Bible Is It?: A History of the Scriptures Through the Ages
出版社:校園書房
作者:帕利坎 (Jaroslav Pelikan)
譯者:吳蔓玲、郭秀娟
透過大歷史的銀幕,發現聖經裡的奇異新世界!
在我們手中每日研讀、默想、反恩與實踐的聖經,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從聖經成書至今的數千年來,歷世歷代的人們又是怎樣看待聖經、閱讀聖經?
帕利坎,這位舉世聞名的基督教思想史大師,以飽含歷史脈絡的筆觸,帶領我們一睹聖經的成書過程,以及這幾十個世紀以來的聖經閱讀軌跡,諸如:
.聖經從口述到成書的過程,如何影響我們對聖經的閱讀;
.七十士譯本怎樣讓摩西開始講希臘話;
.猶太人的讀經、釋經,與基督徒的關聯為何;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的路德和加爾文,如何高舉「惟獨聖經」;
.巴哈和韓德爾這兩位大師,又是如何用音樂「說」聖經;
.啟蒙時期延續至今的歷史批判,對聖經閱讀帶來怎樣的挑戰與啟發;
在充滿典故、字字珠璣的敘述中,帕利坎不只描述歷史,更提供深度的反省,細數每一時代讀經方法的貢獻與限制,讓前人的經驗成為今日所有閱讀聖經者的提醒。面對上帝所默示的聖經,《讀經的大歷史》幫助每一位閱讀者,再次以謙卑而敬畏的態度,聆聽這位說話的上帝、道成肉身的上帝所發出的言語。
「帕利坎是當代偉大的教會歷史學者。他在本書裡告訴我們,在過去兩千年裡,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經如何被確認、閱讀和詮釋,藉以說明信仰群體跟正典的關係:傳統影響對經文的詮釋,而經文詮釋亦倒過來塑造傳統。這都儘量平易近人的專業著述能夠被翻譯成中文,實在是華人教會和學界的一大幸事。」
——梁家麟 香港建道神學院院長
作者簡介
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是耶魯大學最高榮譽斯特林講座歷史系榮休教授,2004年獲頒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生成就獎,曾擔任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長。
著述豐富,包括五卷的《基督教傳統:教義發展史》,以及《歷代耶穌形像》、《歷代馬利亞形像》等著作,共三十餘本。曾獲頒美國人文學界最高榮譽的傑弗遜獎章,獲得美國猶太神學院頒贈的榮譽學位,以及其他四十一項榮譽學位。帕利坎幾乎窮畢生之力,探索基督宗教傳統的內涵與發展,堪稱基督宗教思想史的泰斗。他已於2006年去世,《讀經的大歷史》正是他遺留給世界的天鵝之歌。
ISBN:9789861983592
出版日期:2010-5-15
尺寸:148*210 mm
頁數:325頁
重量:380克
$15.90
Out of stock